萤光笔 萤光笔罢工 点击文本进行编辑
在本节中添加注释

      
      
     
通过工具
显示 隐藏
  • 国旗

细菌在实验室中最常见的培养方法之一是分批培养。在分批培养中,细菌被添加到固定数量的液体培养基中,液体培养基中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并允许细菌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生长。

分批培养中的细菌生长遵循四个阶段的可预测模式:

1.滞后阶段:当它们被添加到新的培养基中后,在开始生长和分裂之前,它们必须立即调整新陈代谢以适应新的环境。培养物中的细菌数量在这一阶段没有变化。

2.Log阶段:细菌活跃生长分裂,培养物中细菌数量呈指数级增长。

3.固定期:当培养基中的一种必需营养素耗尽时,生长速度显著减慢,使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与死亡率相等。培养物中的细菌数量没有变化。

4.死亡阶段:当培养条件不再能维持任何生长时,细菌以指数形式死亡。

阶段2-4将发生在每批培养,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然而,如果细菌开始在新环境中繁殖时几乎不需要或不需要调整新陈代谢,则不可能观察到任何滞后阶段。

下面的实验是为了调查影响细菌在分批培养中生长的变量。

实验1

大肠杆菌是实验室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细菌,在富含营养的LB培养基中进行批量培养。当培养达到对数期时,从液体培养基中取出0.5 ml样本,用于接种两个1L的烧瓶。每个烧瓶都装有不同类型的液体生长介质。然后让新的培养物在37°C下生长。

通过定期测量光密度(OD)来监测培养物的生长600在增长型媒体中。光密度是光通过介质的容易程度的测量,它与介质中活细菌的浓度直接相关。所得到的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实验2

8个1L瓶的最低培养基接种细菌:4个大肠杆菌,4个铜绿假单胞菌。然后将烧瓶在37°C的条件下(含氧或不含氧)和OD下进行培养600每小时进行一次测量以监测增长情况。

后OD600测量停止上升,细菌从培养基中分离出来并称重。这些测量被用来计算生长产量,或生长介质中转化为生物材料的碳源的百分比。生长产量可以用来确定在给定的一组生长条件下细菌利用能量的效率。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选择最适合回答问题的选项。

铜绿假单胞菌利用ED代谢途径将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同时大肠杆菌利用EMP代谢途径将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两种细菌都利用柠檬酸循环(CAC)将丙酮酸转化为能量。根据这些信息和表1中的数据,下列哪一项列出了将食物来源转化为能源的效率依次提高的三种途径?